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现象近年来备受关注,这不仅关乎教育的公平性,还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严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整治的重点主要包括多个方面,需要全面且深入地推进整治工作。
明确整治对象与范围是重点之一。在职教师涵盖从幼儿园到中小学、中职以及高校的所有在编在岗教师。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只要存在有偿补课行为,都应纳入整治范畴。例如,有些教师在学校正常教学时间内敷衍了事,却把精力放在课后或周末的有偿补课上,这种“课上不教,课下教”“校内不讲,校外讲”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损害了学生的利益,必须予以坚决整治。
规范教师的职业操守是关键。教育部门要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职业道德观。要让教师深刻认识到,教书育人是他们的神圣职责,不能将商业利益置于教育事业之上。比如,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师风培训和研讨活动,让优秀教师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和高尚师德事迹,激励广大教师以身作则,坚守教育初心。同时,建立健全教师职业操守监督机制,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加强对教育机构的管理至关重要。许多在职教师的有偿补课是通过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的,因此,严格审批和管理各类教育机构是整治工作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提高教育机构的准入门槛,对其办学资质、师资力量、教学内容等进行严格审核。对于不符合要求或存在违规行为的机构,坚决予以取缔。另一方面,加强对教育机构的日常监管,定期检查其教学活动,确保其按照相关规定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例如,一些地方教育部门会不定期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检查,发现有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课的,立即责令停止,并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此外,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也是整治工作的重要方向。部分地区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导致家长过度追求“名师辅导”,为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提供了市场。政府应加大对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投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比如,实施教师轮岗制度,让优秀教师在不同学校之间流动教学,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严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从明确整治对象与范围、规范教师职业操守、加强教育机构管理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整治体系,才能有效遏制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现象,维护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