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涉及众多必背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是应对考试的关键,更是深入了解人类历史发展脉络的重要基础。掌握它们有助于构建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提升历史学科素养。
以下是对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的详细阐述:
一、中国古代史部分
1.先秦时期
(1)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是重要考点。分封制下,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有义务保卫王室、朝觐述职等;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核心,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它与分封制相互表里,共同维护统治秩序。例如,周公旦被封于鲁国,就体现了分封制。
(2)经济发展:原始农业兴起,如铁犁牛耕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推广,这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这一时期商业也开始逐渐活跃,出现了一些繁荣的商业城市。
(3)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儒家主张“仁”和“礼”,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道家提倡顺应自然,追求逍遥自在的境界;法家注重法治,强调严刑峻法来维护统治。各学派的思想相互碰撞,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秦汉时期
(1)政治制度: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三公九卿协助皇帝处理政务,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朝则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如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2)经济发展:“丝绸之路”的开通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它连接了东西方贸易,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远销中亚、西亚和欧洲,而西方的香料、珠宝等也传入中国。
(3)思想文化: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此后,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教材,儒学在思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二、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1.近代列强侵华与抗争探索
(1)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这些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量主权和领土。
(2)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抗争和探索。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试图学习西方技术以自强;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戊戌变法,企图通过改良实现救亡图存;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2.现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
(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了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阶段,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2)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施了“一五”计划,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进行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但也存在一些失误,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世界古代史部分
1.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民主政治是其重要成就之一,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这种民主政治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此外,古希腊的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也取得了辉煌成就,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古罗马文明
古罗马经历了从共和国到帝国的转变。罗马法是其重要的文化遗产,它内容丰富,体系完善,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罗马帝国通过军事扩张,建立了庞大的帝国版图,传播了罗马文化。
四、世界近现代史部分
1.资本主义发展与工业革命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转移,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随后,西方国家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然后扩展到其他欧美国家。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使人类社会进入到工业化时代。
2.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引发的,战后形成了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