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高考历史全国卷Ⅱ 试题,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基础上,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考查,突出主干内容,体现关键能力,渗透核心素养。试卷难度合理,区分度良好,实现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核心功能。
一、强化价值引领,凸显育人功能
1.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试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试题情境,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如第 28 题通过展现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仅含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的重大成果,彰显了我国科学家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风貌。
2.厚植家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如第 24 题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中欧班列(渝新欧国际铁路)为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培育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如第 25 题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注重主干知识,突出重点考查
1.聚焦重大史实。如第 19 题围绕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设置问题,考查了铁犁牛耕的使用、均田制的作用以及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等重要内容。
2.重视重要概念。如第 26 题以“基层治理”为主题,考查了古代不同朝代基层治理模式的变化及其原因,体现了对重要历史概念的考查。
三、强调学科素养,提升思维品质
1.强化时空观念。如第 27 题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时间线为背景,要求学生准确判断相关事件的先后顺序,考查了学生的时空观念。
2.培养历史解释素养。如第 29 题要求学生分析唐代长安城商业繁荣的原因及影响,需要学生运用历史解释素养进行综合分析。
四、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时代特色
1.融合时政素材。如第 24 题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中欧班列(渝新欧国际铁路)为情境,将时政热点与历史知识相结合,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体现地域特色。如第 23 题以重庆地方史的内容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对地方史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创新试题形式,丰富考试内涵
1.采用多种题型。如第 28 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材料,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第 29 题则采用了论述题的形式,要求学生对某一历史现象进行深入分析。
2.创设新颖情境。如第 26 题以古代基层治理模式的变化为情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第 28 题则以科技发展为情境,考查了学生对现代科技成就的了解和认识。
2020 年高考历史全国卷Ⅱ 试题充分体现了高考的育人功能和选拔功能,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和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荐阅读》